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嗤之以鼻,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能叫问题,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中国”,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它的简称自然就是“中国”了。
这个回答看似非常完美,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仔细考证起来,中国这一称谓还不单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那么简单。因为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华民国”简称也是中国。
由此可见,中国一词并非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就粗略地聊聊“中国”一词的由来。
据说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中国”一词。证据就是一个周朝出土的文物青铜器何尊,之所以被称为“何尊”,是因为制作这件祭品的是周朝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这件何尊高 38.8 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内底铸有铭文 12行、122字,记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在这件文物的铭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几个字,其中“中国”一词首次以文字形式出现。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居于国家中央,统领管理天下”。
展开全文
由此可见,文中说的“中国”还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指国家的中央,属于一个位置。古时候人们始终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皇帝所居住的地方就在地的正中央,而这个中央也泛指平原地区,即河南一带广大地区。四周就是他的势力范围和臣子臣民,再往外的东西南北四方就是外夷和异族了。
从此以后,尽管各个朝代年号不同,但他们都以中国自居,这里的“中国”一词依然只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概念,并非是国家的名称。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居于国家的正中央来发号施令,管理国家大事。
到了明朝,中国一词才开始逐渐从政治,外交上使用起来,尤其对朝鲜,日本,明朝开始使用中国一词。
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首次使用了中国一词,也就是说这是清政府首次以“中国”为国名对外行使国家权利。
直到1912年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中国一词才真正以国家简称的形式,正式成为了国号。一直到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仍然以中国为国号,对外行使国家权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