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当红“概念股”,这家器械龙头再次起飞!
曾经靠卖试剂盒在美国大赚的九安医疗,再次因为当红的kimi概念股引发投资者的集体沸腾。而细数过往,似乎九安总能精准踩准风口,先是疫情期拿美国的检测试剂盒大单拿到手软,再是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拨动投资者心弦。
01
Kimi走红,九安股价连续3日大涨
3月24日晚间,九安医疗发布了一份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九安香港与月之暗面签署投资协议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九安医疗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九安香港与月之暗面进行了相关投资,但所占股权比例较低,因此预计不会对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18日,月之暗面(Moonshot AI)宣布其旗下产品Kimi智能助手在长上下文窗口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将无损上下文长度由20万字提升至200万字。这一创新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导致与Kimi相关的概念股出现暴涨。3月20日,“Kimi概念股暴涨”等话题在微博上成为热搜。受此影响,九安医疗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3月20日至3月22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九安医疗在公告中进一步披露,经过自查,公司全资子公司九安香港于2023年8月与月之暗面相关主体签署了投资协议,投资金额等值于约1000万美元。而在2024年3月,公司参与投资的天津九尚一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九安香港间接持有该合伙企业出资份额比例98.68%)也与月之暗面相关主体签署了投资协议,投资金额等值于约2000万美元。尽管公司参与了这些投资,但所占股权比例仍然较低。
然而,尽管九安医疗在公告中强调了对月之暗面的投资比例较低,不会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市场的热情并未因此消退。投资者们纷纷看到了Kimi智能助手在长上下文窗口技术上的突破所带来的巨大潜力,以及大模型在长文本处理方面的广阔前景。
在资本市场,九安医疗的股价持续上涨,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九安医疗此次投资的决策具有前瞻性,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而另一些投资者则担忧,过高的市场热情可能导致股价泡沫的产生,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股价可能会面临剧烈波动。
02
展开全文
“妖股之王”,因疫情回归理性
新冠疫情期间,九安医疗因出口“抗原检测试剂盒”赚得盆满钵满而广为人知。股价一路从6.8元/股疯涨至88.88元/股,涨幅高达1207%,被业内称为“妖股之王”。
九安医疗在疫情期间在海外市场的表现非常显著。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九安医疗的iHealth试剂盒于2021年1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应急使用授权(EUA),使得其产品可以在美国和认可美国EUA的国家或地区销售。
2021年12月,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收到了来自美国纽约州卫生部的两份采购订单,合计金额约为4.16亿元人民币。
2022年1月,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与美国纽约州卫生部签订了销售合同,金额约为7.64亿元人民币。2022年1月,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还与美国ACC签订了变更合同,追加采购iHealth试剂盒产品,合同金额增加了5亿美元。
2022年11月,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与美国DLA代表美国HHS签订了采购合同,金额为1.91亿美元。据统计,2022年九安医疗与美国DLA、美国HHS的交易金额合计达到19.66亿美元。
然而,作为新冠疫情受益者,九安医疗的业绩已经随着疫情的结束回归常态,去年净利暴跌超九成。也为其迫切转型写下了注脚。
2024年1月29日晚间,九安医疗发布了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盈利11亿元~13亿元,同比上年下降91.89%—93.14%;扣非净利润9亿元~11亿元,同比下降93.28%-94.50%。公司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常态化后,美国市场对于相关产品的需求下降所致。
03
转型投资人,积极布局未来趋势
2023年11月,九安医疗就因布局汽车领域冲上热搜,原因是九安医疗旗下第二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
面对业绩的大幅波动,九安医疗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开始积极探索转型之路,其中就包括加大对外投资策略,九安医疗的投资策略显示出其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
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Andon Hong Kong Co., Limited(以下简称“九安香港”)与多家创投企业合作,共同设立了多个投资平台,如九棠创投和九尚创投等,旨在通过股权投资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九安医疗计划投资35亿元人民币加码LP(Limited Partners,有限合伙人)业务,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投资于多个领域,公司不仅关注自身所处的医疗大健康领域,还将视野扩展到了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能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热门赛道。这些领域不仅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九安医疗通过这种投资来寻求资产的增值和保值,同时也希望通过投资硬科技领域,为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 。
其中,九安医疗就在积极探索汽车新能源领域,如汽车销售服务,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这表明九安医疗正在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适应疫情后市场的新常态。
九安医疗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通过积极的投资布局和对新兴行业的敏锐把握,九安医疗正在逐步从一家依赖疫情红利的医疗产品制造商,转变为一家具有前瞻性和多元化投资视野的企业集团。随着公司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布局,九安医疗的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04
其他“落寞”的IVD企业都干了啥?
由于国内需求减弱,许多IVD企业开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检测试剂出口方面。一些企业的海外业绩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了50%,这表明出海战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产品线多样化:
为了减少对单一产品线的依赖,IVD企业开始转变产品线,开发多样化的检测产品。例如,一些企业在新冠检测产品之外,还研发了其他传染病、癌症筛查、慢性病管理等相关的诊断产品。
上游原材料研发和布局:
为了减少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并提高竞争力,一些IVD企业开始向上游扩展,自主研发关键原材料。例如,迈瑞医疗收购了全球IVD行业核心原料供应商之一的海肽生物(HyTest),万孚生物也宣布募资用于生物原料研发等项目。
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
企业加大在分子诊断、基因测序、POCT(现场快速检测)等新技术平台的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亚辉龙在微流控、基因测序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显著增长。
合作与并购:
通过与其他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行业内的并购活动,IVD企业能够快速获取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从而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和转型。
提升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一些IVD企业不仅仅提供单一的检测产品,还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实验室建设、检测服务等,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加强国内外标准认证:
为了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IVD企业加强了对产品进行国际标准认证的工作,以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
通过上述转型策略,IVD诊断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增长点,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上方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上市即巅峰”,创新械企宣布裁员并退市,这一赛道的前路在哪?
再下一城!西门子、GE成像供应龙头,拿下“竞对”
国内首个!我国生物3D打印再生骨移植物取得临床突破性进展
评论